宁根福军装照
宁根福在排练场
宁根福,1950年出生于山东济宁,国家一级编导。1959年进入中国铁路杂技团。1963年进入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杂技团。1983年任副团长,1990年任团长。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杂技家协会主席。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4次。被授予中国文联首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获中国杂技终身成就奖——“百戏奖”。文职金叶(将军)衔。中共十四大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天道酬勤,从卖艺学童到“杂技团长”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宁根福5岁学艺,随父练地摊耍把式。7岁开始登台演出,9岁时他和哥哥因为出色的技艺成为中国铁路杂技团学员,13岁时被特招进入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
杂技表演的路是艰辛的。为了增强腿部承受力,当好“底座”,宁根福日复一日地苦练,跑步、跳绳、压沙包等等,练到两腿发麻仍咬牙坚持,终于练成了一双“铁腿”。即使负重200多公斤,他仍可以干净利索地完成一系列高难动作。作为专攻“底座”的杂技演员,他用沉稳的身体托举出了一场场精彩、险绝的演出,也在经年的磨砺中托出了自己的实力和威信。
1983年,宁根福被提拔为战士杂技团副团长。1990年他成为战士杂技团团长,也是第一个杂技演员出身的团长。1991年,中央军委授予战士杂技团“艺坛楷模”的光荣称号。2002年,宁根福被晋升为中国杂技界首位文职金叶将军衔。
作为战士杂技团的总指挥,他的任务依旧是“底座”,只是肩上扛的重量陡然呈无数倍的增长,任务的艰巨性不言而喻。二十几年来,宁根福凭着毅力、信念和对杂技的热爱,把舞台上的舞蹈、音乐、美术、灯光等艺术元素融入杂技每一个节目中去,将一个个杂技精英“托举”向了世界,也把战士杂技团“托举”向了辉煌。据统计,在他担任团长期间,战士杂技团在世界和全国大赛中共获34项最高金奖,其中包括3枚蒙特卡洛国际马戏杂技大赛的最高奖——“金小丑”奖,是全国获金牌最多的杂技团,名扬世界。
志在必得,连捧三座“金小丑”
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由摩纳哥大公国雷尼埃三世于1974年创办,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马戏节。该马戏节参赛节目种类多样、竞技水平顶尖,被称为“马戏界的奥林匹克”,其最高奖“金小丑奖”有“马戏界的奥斯卡奖”的美誉。宁根福当团长之前,战士杂技团拿过许多奖,就是没有拿过“金小丑”奖。宁根福决心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拿下“金小丑”,了却这桩心病。
宁根福把历届蒙特卡洛获奖节目的录像资料找来,认真琢磨。在诸多的获奖节目中,他发现,俄罗斯的节目更注重内涵,朝鲜的节目更注重惊险,加拿大“太阳马戏团”的节目则更强调整体构思和场面的壮观。这些节目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关注美感的同时都非常强调创新。
宁根福清醒地认识到,要发展,要出新,必须要与时俱进,要向姊妹艺术门类学习,汲取各种营养,取人之长,为我所用。在跟总政歌舞团及其他兄弟单位合作演出的时候,他注意学习歌舞节目在舞台表演艺术上的新手法;在日本访问演出期间,几次专门到著名的宝塚少女歌剧团观摩,看人家是如何将古老的歌伎艺术向富丽堂皇的现代艺术演进的;到德国,他细心观察西方现代歌剧如何以恢宏壮丽建构超时代观念的。他还经常从戏剧、体育、电影、芭蕾、绘画、摄影等艺术门类中吸收营养,丰富创作手法,拓宽创作视野,提升创作理念。
宁根福和战友们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志在必得地向着“金小丑”进发了。1993年,第17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上,《双顶碗》一举夺魁,首次问鼎“金小丑”,圆了几代战士杂技人的梦,为时不到三年。第一尊“金小丑”奖得手5年之后,1998年13名英姿飒爽的姑娘表演的《女子大跳板》再夺“金小丑”。又时隔3年,2002年1月魏葆华、吴正丹以唯美惊心的《东方天鹅——芭蕾对手顶》,毫无争议地拥抱“金小丑”。10年间的苦苦征战,三尊沉甸甸的“金小丑”记录着宁根福及战友们艰辛求索的轨迹,记载着战士杂技团一段辉煌的历史!
力排众议,杂技剧《天鹅湖》夺目诞生
2002年1月17日,《东方天鹅——芭蕾对手顶》凭着一个接一个高难度技巧动作,行云流水般的双人舞,大气磅礴的音乐,在全场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口哨声、跺脚声中一举夺得蒙特卡洛“金小丑”奖。
从摩纳哥去柏林的路上,兴奋不已的宁根福突发奇想,如果能把这个剧目改编成一台大型的杂技剧,那该多好啊!他向随团出访的北京军区导演赵明、军区文化处处长苏玉光及当时受聘于德国皇家芭蕾舞团的刘军等人谈起创作大型杂技剧《天鹅湖》的设想。没想到,这一设想,竟然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一路上,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杂技剧《天鹅湖》的最初创意诞生了。
就在宁根福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时,关于编排杂技剧《天鹅湖》的议论也扑面而来。有人说,排杂技剧《天鹅湖》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有人说,排杂技剧《天鹅湖》是抽掉杂技的本体,是想毁战士杂技团于一旦;还有人说,《天鹅湖》杂技剧排不成不要紧,要是砸了“艺坛楷模”这块金字招牌,那可就罪过大了……
宁根福没有被创作激情冲昏头脑,也没有因非议四起而退缩不前,他对团里的现状经过一番理性的分析,得出结论:战士杂技团无论在思想素质、演员结构、技术水准、节目储备诸方面,都已具备编排杂技剧《天鹅湖》的雄厚实力。与此同时,专家的支持,让多年身为“底座”具有非凡耐力的宁根福更有底气。从此,他力排众议,将杂技剧《天鹅湖》的编排一直进行到底。
经过近半年紧张的编排,这台几乎倾注宁根福全部心血的大型杂技剧《天鹅湖》夺目诞生。正如时任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所言:“中国杂技剧《天鹅湖》的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过去我从来不说巨大成功,在这里我要用巨大成功来肯定这部剧的成功,我希望这部剧成为世界的经典,全人类的经典。”自2006年3月份赴俄罗斯举行全球首演之后,杂技剧《天鹅湖》一举轰动中外艺坛。数十个国家、数百场演出,《天鹅湖》所到之处,场场爆满,好评如潮,获奖累累。2006年5月,因他组织创排的大型杂技剧《天鹅湖》在第八届全军文艺会演中获剧目奖、杂技创作一等奖,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通令,给他记三等功。
可以说,杂技剧《天鹅湖》是战士杂技团半个世纪不断攀登艺术高峰厚积薄发的结果,也是整个中国杂技界为努力提升文化含量和艺术品位长期拼搏的结果,更在世界杂坛引发了一场深刻的革命,成就了一座崭新的丰碑。
执着创新,艺术生涯的真诚领悟
“我这一生只做过一件事,那就是演杂技;我奋斗的目标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断提升杂技的艺术品质。”这是宁根福对自己半个世纪杂技生涯的诠释,也是他对杂技艺术事业满腔忠诚和执着的真实写照。
他认为,创新是艺术的生命,质量是杂技灵魂。为了实现杂技到艺术的升华,宁根福带领战友们潜心钻研,孜孜追求,奠定了“坚持民族传统与现代意识相结合,吸收中外杂技艺术精华,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贴近时代,开拓创新”的创新思想基础;形成了“突出时代气息,展现军人风貌,注重文化含量,提高艺术品位”的创新理念;完善了“个人与集体结合,领导与群众结合,反复锤炼,精益求精”的创新方法和机制;夯实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无新不出台,无精不参赛”的创新标准。可以说,近年来战士杂技团不仅创新创作了《女子大跳板》《东方天鹅——芭蕾对手顶》等一大批精品杂技节目,涌现了《天鹅湖》《今夜星光灿烂》《鼓韵》《红灯高照》《锦绣画卷》《中华百戏》等十多台大型杂技主题晚会,还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素质好、作风硬、技艺精的优秀演员,主要靠的就是“创新”精神和这种“达不到水准不出台”的质量意识。
风光的背后,是五味杂陈,是甘苦自知。战士杂技团的演员们仍清楚记得:一次巴黎比赛前夕,刚刚跟死神擦肩而过的宁团长再次晕倒在训练场,可他坚持着整整三天躺在木板上进行指导;那次在丹麦演出,为了给大家改善伙食,宁团长扛着30公斤食物走了半个多小时,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襟;一次在法国巴黎参赛,宁团长不到凌晨四点半就起床,用小电锅烧开水,直至一屋一瓶,才把自带的饼干和烧好的开水送到大家的房间,喊大家起床;还有在以色列演出,因时间仓促,还没有联系好做饭的地方,宁团长就在大酒店借了口锅为大家煮面条……
因时而化,继往开来,割舍不下的是对杂技艺术满腔的爱。如今,作为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的宁根福依然在不倦地夯实自己的艺术积淀、开拓自己的艺术视野,时刻准备着迎接下一次灵感的闪现。
(任娟于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