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9日,由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办,中国杂技家协会理论研究委员会承办的第四届中国杂技艺术节“杂技剧创新创作研讨会”在河南濮阳召开。
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王仁刚,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付继恩、齐春生、张红,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刘挥,杂技界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杂技家协会、杂技院团校等有关方面的80余名嘉宾出席了研讨会。会议由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肖世革主持。
与会专家、学者们纵览中国杂技剧的发展历史与趋势,共同为中国杂技剧创新、创作问诊把脉,建言献策。
王仁刚指出:“杂技剧的创新创作对杂技在技巧之外的文化意义和叙事功能进行开掘和展示,进一步拓宽了杂技的表演形式,丰富了杂技的美学意义和文化内涵,实现了杂技创作理念的重大革新和杂技表演形式的标志性突破,乃至引导杂技的教学、训练、创作、管理和营销的重心和方向都发生了变化,可以说对当代杂技艺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同时,王仁刚对当前杂技剧创新、创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分析,并勉励大家为破解这些问题而努力 。
中国杂技家协会理论研究处处长郭云鹏说:“杂技剧发展至今,逐渐由’量’变进入’质’变过程。前期创作出现的贪大求全问题也逐渐回归理性,编导们更加注重独立思考,在创作题材、作品理念、编创手法上都有了较大提升。尤其是近些年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文学艺术基金及各省各类基金对杂技剧创作的支持,在对杂技剧创作予以肯定的同时,也对精品剧目的创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他建议,杂技剧的创作要加大现实题材的创作力度、提升演员综合素质。”
中国杂技家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董争臻结合《战上海》和《渡江侦察记》的创作历程,对杂技剧的创作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杂技讲故事确实难,但我一直追求每部作品要加入一个新东西,比如《渡江侦察记》中的帆、勋章,《东方有竹》中的春帘,《战上海》的绳梯,都是符合剧情主导的杂技元素。因此,杂技剧编剧必须用杂技本体讲好故事,否则就会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同时,杂技剧也要懂得留白,不能把杂技技巧堆砌得到处都是”。
著名编导曾辉结合杂技剧《江湖》《百鸟衣》等作品对杂技与魔术的关系以及魔术在杂技剧中的运用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大连市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尹力的发言回顾了中国杂技剧的发展历程,并结合自己的从业经历对杂技剧的发展提出了六点建议:一、注意区分主题晚会和杂技剧,不能混为一谈;二、要确立中国杂技剧的章法;三、杂技剧的本体是杂技,要用杂技去塑造人物,去发展行动;四、加强杂技剧的节奏控制,要有急有缓,张弛有度;五、要着重加强杂技教育中对演员表演能力、文化水平和音乐感受力的培养;六、要尝试建立杂技演艺联盟,加强国内杂技剧的演出流动性,让观众更便利地观看演出。
四川省杂技家协会原主席陈育新在发言中提到,中国的杂技剧一定要讲好中国的故事,讲故事的同时要注意结构,做好起承转合。同时要把握杂技剧的核心“杂技”,突出艺术的美,留给观众赏心悦目的艺术体验。
中国杂技家协会顾问、原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团长宁根福结合杂技剧天鹅湖的创作历程以及自己的领导经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说,杂技剧的创作要注意杂技本体符号的运用,用杂技动作来表达意境,阐述情节。遵循杂技规律,编排杂技动作,创新杂技技巧,提升叙事功能。
《杂技与魔术》杂志社主编高伟认为,题材内容上除了向历史要题材,更应该在现实生活中选取题材,表现当下中国人、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在创作上,杂技剧应该进行多种风格、多种题材的创作,这样可以使杂技剧舞台更加丰富多彩。
其他的与会专家、学者们纷纷结合自己的从业经历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肖世革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说,杂技剧在中国的发展虽然只有短短十余年的时间,但是发展非常迅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杂技剧作品。今天的“杂技剧创新创作”研讨会为中国杂技剧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希望杂技界的朋友们精诚合作、携手并进,共同促进中国杂技事业的繁荣发展,让杂技艺术更加辉煌灿烂。